艺考优选视频内容策划拍摄制作

善变的用户,不变的是用户对于新鲜娱乐内容的需求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新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带领用户娱乐需求不断迭代。2017年以来短视频娱乐内容形式凭借新颖,更加符合用户碎片化使用习惯短时间获取了大量用户使用时长。另一方面,互联网长视频的用户时长似乎受到了挤压,爆款内容难寻。以剧集为例,进入2017年,随着短视频等更加短小精悍的内容对于用户吸引力上升,长剧集对于用户吸引力逐步下降,2018Q1,爱奇艺数据显示,45集以上长剧集用户弃剧率达到56%,最后一集拉新率只有6%;反而24集以下短剧集最后一集拉新率达到20%。

一、如何看待短视频等新兴内容形式对于长视频的冲击?

虽然新鲜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但其实是基于用户的娱乐需求变化,本质上是新鲜的、有趣的、优质的内容不断获得用户的青睐,这一点和形式(视频“长”和“短”)没有直接关系。从中长期看,一个产业是否能持续获得用户时间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持续提供给用户新鲜的、有趣的、优质的内容。长视频较短视频具备更多排列组合可能性,更容易给持续给用户提供有新鲜感的内容,关键取决于行业自身的是否能紧抓用户的需求,创作出符合用户消费习惯的内容。

二、互联网视频长期产业,未来平台大概率是垄断寡头格局

从行业本质来看,互联网视频行业与其他互联网战场(打车,外卖等)存在显著的区别,其本质其实是内容创意产业,其发展不断伴随着这“更好的内容——更多核心用户——更大市场空间”循环。由于内容产业的发展是伴随时间的长期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互联网视频是一个长期战场。

另一方面,随着主流视频平台进军自制内容(必然趋势),主流视频平台内容差异度会逐渐攀升,媒体属性会逐渐增强。由于内容产业本质上是个不可能垄断的产业,故未来互联网视频也不可能一家独大。此外,由于规模效应在产业中十分重要,故互联网视频平台最终大概率会成为寡头垄断市场。从用户端来看,随着各家视频平台内容重叠度降低,自制内容兴起,其提供的服务也不再是互斥的。

目前,三大主流视频平台已经拿到了入场门票,但座次未定。考虑到用户娱乐需求始终会变化,而优质内容产出几乎无法保证始终一贯的连续性,故主流视频平台行业地位未来随着时间段内容表现也可能会持续变化。因此,主要从相关播放数据,专业团队架构,生态布局等方面分析三大平台背后的战略定位,团队等当前情况和差异性,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也可能会导致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三、行业概况:分发平台三足鼎立格局已形成

视频产业分为内容制作,内容整合,内容分发三大环节,在互联网视频行业发展初期,内容分发业务作为平台型业务最先发展起来,目前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家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大视频内容分发平台。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5月,爱奇艺以5.02亿月活用户排名行业第一,腾讯视频4.91亿排名第二,优酷4.28亿排名第三;日活跃用户方面,爱奇艺1.22亿排名第一,腾讯视频1.09亿排名第二,优酷7700万排名第三;从使用时长来看,爱奇艺45.06亿小时排名第一,腾讯视频36.95亿排名第二,优酷18.6亿排名第三。

从播放次数(VV)角度来看,我们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猫眼专业版数据为基准,对国内主流视频平台腾讯、爱奇艺、优酷、乐视、芒果TV、搜狐、PP视频进行分析。从月均播放量看,腾讯视频以235.87亿排名第一,爱奇艺以203.43亿排名第二,优酷以154.64亿排名第三。三大平台从用户规模、用户时长和播放次数相对于其他长视频平台都拉开了一定差距,从内容分发角度看,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形成。

从趋势来看,相应月份播放量和节目内容周期有显著相关性,其中腾讯视频保持稳定,多数月份保持第一;爱奇艺进入2018年播放量有所下滑;优酷在头部剧战略下,2018年播放量有所回升,排名第二;此外,芒果TV凭借自身内容优势,已经稳定超过乐视等其他平台,稳居行业第四。

具体从各个平台特性来看,我们将内容播放量划分为电视剧(台网剧)、网络剧(纯网剧)和综艺三个大类别,各平台发展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其中,腾讯和爱奇艺三大品类发展比较均衡;优酷、搜狐在网络剧领域凭借白夜追凶等热播剧有一定突破;芒果TV则在综艺上表现突出,主要源于自身综艺团队及湖南广电优质资源。

我们认为,视频分发平台当前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大平台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芒果TV等则凭借相对差异化定位和内容品牌优势获取一定市场份额。考虑到综合型内容分发平台巨大的内容投入门槛,我们认为短期内三大内容分发平台格局将相对稳定,新进入者很难以同样路线和战略与三大平台竞争,但不排除中长期差异化发展路线新平台出现。

四、内容选择&分发比较:三大平台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视频平台核心是内容,由于初期自制能力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平台对内容的需求,故平台对于内容选择的能力对于获取更多用户十分重要。从不同内容类型播放量占比来看,腾讯视频和优酷剧集播放量占比最高,分别达到78%和87%;而爱奇艺和芒果TV则在综艺领域有更多流量倾斜,综艺播放量占比分别为29%和37%。从总体来看,剧集仍然是用户流量的核心品种,其次是综艺。

内容选择能力与推出产品口碑相关:从口碑上来看,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TV基本稳定在5-7分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几大平台对于内容选择能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以独播电视剧作为内容选择的重要品类来看,爱奇艺和优酷选择的独播电视剧较腾讯视频口碑有一定优势。此外,乐视、搜狐、PP视频等样本数量较小,数据呈现一定波动性,不不具备很强的可比性。

内容选择能力与上新速度相关: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上新速度统计显示,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上新速度较快,其中爱奇艺在独播网络剧领域梳理有一定优势,平均每月上新8部独播网剧,这可能和爱奇艺建立了完善的付费内容分成机制和原创内容生态相关,同时也和其更加重视内容多样性和长尾内容相关。结合之前播放量、上新速度等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优酷更加重视头部内容(较少内容数量但单体播放量较高),而爱奇艺则更加注重内容多样化(头部非头部同时注重),腾讯则相对均衡。

从合作方角度来看,我们收集了相关平台上线的电视剧、网络剧和综艺的出品方和制作方,并依照频次做成云图可以看出:剧集方面,腾讯更加依赖自有生态,企鹅影视是最大内容提供方,此外其与正午阳光,耀克传媒,新丽传媒等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优酷更加依赖合作伙伴,与嘉行传媒,万合天宜,欢乐传媒等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爱奇艺则相对均衡,与众多厂商都有合作。综艺方面,三大平台在版权综艺领域都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平台方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内容分发能力一方面是平台触达&渗透率,另一方面是自身对用户理解和内容运营能力。我们随机选择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的联播电视剧,比较其在三大平台的播放量来比较平台内容分发能力:从采样10部作品来看,爱奇艺6部作品播放量都位于三大平台之首,体现了其突出的内容理解能力,此外优酷有3部播放量排名榜首,腾讯视频有1部排名榜首,从具体差距来看,三大平台播放量并没有量级上显著的差异。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三大平台内容选择&分发能力并不存在显著的差距,但侧重点有一定差别。具体来看,优酷更加侧重头部内容,其选择重点投入较少的内容获得较高的流量,和几大影视公司合作密切;爱奇艺则更加注重内容多样性,腰部&长尾内容同样重视,合作方也更加均衡;腾讯则更加依赖生态资源,重点在剧集方面发力,维持平台流量。

五、自制内容&团队比较:剧集均采用核心制片人制度,爱奇艺综艺自制化率更高

互联网视频服务本质上是依托互联网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娱乐视频内容服务,通过付费会员和广告变现。其平台变现能力强弱来于内容库的广度和深度,从Netflix发展路径来看,内容深度重要性大于广度,原创内容重要性大于购买内容。因此,视频平台从工具化到平台化必经路径从发力原创内容开始。

自制模式:剧集均采用核心制片人制度,综艺自有团队和合作并重

从自制剧类型占比来看,根据投资比例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内部团队自制、视频网站组局投资和视频网站参投&出品:

内部团队自制(投资比例100%):从作品的投资立项、拍摄制作到播出上映全部由视频网站内部团队负责,目前仍以外部团队参与承制居多,视频网站享有绝对的控制权,团队自制是视频网站的理想模式。

视频网站组局模式(投资比例50%以上):当前主流模式。单个视频网站独立制作的产量和能力有限,因此逐渐采取组局模式,与业内专业制作团队合作,以联合出品的形式与制作方实现利益共享。两者共同投资,按比例分享所有渠道的收益,或按照“保底(版权费)+分成”模式。该模式下,视频网站仍享有主要控制权,全程把控故事剧情、角色设定、拍摄进度等过程。

视频网站参投模式(投资比例50%以内):通过出资或以IP入股,作为参投方不参与拍摄制作过程,享有投资分成和优先播出权,剧集也可以再其他平台播出,视频网站的把控权最弱。

从整体来看,由于剧集整体制作周期长,涉及到合作方较多,三大视频平台均采用核心制片人制度。一方面,核心制片人制度能够保证同等产出效率下成本最低;另一方面,制片人进行优质影视资源整合,把控项目质量也符合行业惯例。

综艺领域,三大视频平台策略则有所差异。爱奇艺网络综艺自制化率较高,旗下有幼虎工作室、VC工作室、达尔文工作室等,负责旗下《中国新说唱》《热血街舞团》《机器人争霸》等S级网络综艺制作;腾讯视频和优酷则选择传统合作方模式,类似剧集制片人制度,采用联合投资或承制方式,制作环节交于合作方来完成,例如《创造101》《这!就是街舞》等S级综艺都由相关平台方和合作方合作完成。

相比于剧集,综艺节目制作周期较短,一般从立项6-8月可以产品上线;同时综艺节目更加依赖于制作团队的创意、制作能力和平台运营能力,对于外界合作方数量、质量要求较剧集低,故可以实现自制团队纯自制。相比于合作模式,纯自制模式对于创意理解更加深入,对于节目内容质量把控程度更高,同时平台运营和内容创意之间互动也更加充分,我们预期将成为平台自制综艺发展的核心方向。

六、内容团队:爱奇艺团队稳定、专业;腾讯视频稳定、资深,更多依赖腾讯系元老;优酷管理层变动较频繁

1、爱奇艺:专业、稳定的团队铸就持续、优质产品产出

爱奇艺CEO龚宇于2010年创立爱奇艺,之后一直是管理公司,行为了良好的公司文化,且非常注重引进创意领域专业人才。2016年8月,爱奇艺引入原中央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晓晖,出任首席内容官,为爱奇艺整体内容战略和创作把握大基调。2015年7月,原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加盟爱奇艺,任高级副总裁一职,负责爱奇艺综艺节目制作。陈伟在浙江卫视期间曾担任《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等多档大型综艺节目的制片人,具有丰富的综艺节目制作经验,加入爱奇艺后其代表作品包括《中国有嘻哈》《机器人争霸》等。此外,综艺负责人还包括副总裁姜滨,代表作品《偶像练习生》等;副总裁车澈,代表作《中国有嘻哈》等。

剧集方面,爱奇艺自制剧主要依托于平台强大宣发能力和资源生态,进行项目合作和自制。爱奇艺自制剧主要包括两大部门: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由爱奇艺副总裁、资深制片人戴莹担任总经理,其代表作包括《心理罪》《最好的我们》《美人为馅》等,核心偏向现代剧合作和开发;此外,爱奇艺奇星戏剧工作室,由爱奇艺总监、制片人李莅樱担任总经理,偏向古装剧合作和开发,代表作包括《河神》《黄金瞳》《蜀山战纪2》等。

重组工作室架构,释放巨大产能:爱奇艺综艺内容制作核心团队采取工作室制度,各个工作室有自身的激励制度。当前核心工作室包括爱奇艺节目开发中心、达尔文工作室和VC工作室,YOH幼虎工作室等,负责为爱奇艺生产自制头部综艺内容。其中:(1)达尔文工作室和VC工作室以制作组为建制,下设专业制作组负责内容制作。(2)爱奇艺节目开发中心下设产品开发团队与市场上所有团队接触,借助市场之力去开发更多优质项目。这些产品开发团队也是一种小建制的剧组,包含导演、宣传、制片、统筹,能与合作的制作团队在相应的内容层面上对接,建立起深度绑定关系。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介绍,2017年,爱奇艺对原有独立工作室制度进行重组,相应只保留导演、编剧和制片,将其他包括宣推、运营、商务、制作等在内的部门全部剥离设立四大中心(宣推运营部门、内容营销部门、后期制作部门、线下运营部门)。之后,工作室只负责核心内容创作,而公共服务部门负责所有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了人员和资源的按需调配,提高了效率,释放了产能。例如,《热血街舞团》首次录制时紧急调集了节目中心多个工作室的120多名导演,而后期舞团减少需求下降,导演们便被安排到其他有需要的地方。

2、腾讯视频:依托腾讯大生态,更多依赖腾讯系元老

腾讯视频和旗下企鹅影视是目前腾讯视频平台和内容的运营主体,属于腾讯旗下OMG(网络媒体)事业群,属于COO 任宇昕管理范围,直接领导为腾讯副总裁,腾讯视频CEO孙忠怀。此外,企鹅影视SVP韩志杰负责腾讯视频剧集版权合作、腾讯视频市场和品牌管理等业务,企鹅影视SVP王娟负责视频平台内容和会员业务以及动漫、纪录片、艺人经纪等业务;企鹅影视SVP马延琨负责综艺节目。此外,企鹅影视旗下有三大工作室,分别为天璇、天机、天同工作室,负责人分别为方芳、赵洁、常斌,主要从事自制剧集制作,腾讯视频在自制综艺领域并未有自己自制团队。

从腾讯视频内容团队组成来看,腾讯内部资深员工较多,相当一部分具有腾讯网等媒体事业部门工作经验,团队稳定性应当保持较好。另一方面,随着腾讯视频近年来业务较快发展,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经验也得到了极大的积累,产出诸多经典作品。但是,我们认为影视泛娱乐产业本质是基于用户需求,善变的用户需求在诸多时候需要专业的管理层前瞻性判断来把握。从专业背景上看,腾讯视频和企鹅影视目前核心管理层更多依赖腾讯系元老,在互联网运营上拥有优势,但影视泛娱乐产业专业度上仍然稍显欠缺。

腾讯视频还和腾讯内部内容生产部门腾讯影业有深度的合作。腾讯影业2015年9月17日宣布成立,与腾讯游戏、腾讯动漫、阅文集团共同组成腾讯互娱泛娱乐行业矩阵,腾讯影业从生产模式上更注重腾讯体系内协同(IP,游戏等),从产品形式上更加侧重电影(但也生产部分剧集)。腾讯影业等腾讯生态内的泛娱乐布局也成为腾讯视频发力自制内容的重要支撑,将为其提供优质的资源、人才、作品的支持。

3、优酷:高管变动影响平台发展,团队逐步稳定

优酷创立于2005年,由前CEO古永锵创立。2012年优酷宣布与土豆网合并,成为行业排名第一的视频网站,2015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收购优酷土豆,其成为阿里大文娱生态中间重要布局。2016年10月,古永锵宣布辞任CEO职务,由现任阿里文娱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接任,逐步形成优酷现有核心内容团队:其中包括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优酷剧集中信总经理马莜楠;以及旗下星空、天行、元气、MAD工作室等架构。

优酷土豆在UGC和PC时代是毫无争议的行业第一,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和PGC时代到来,目前用户规模等数据都排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之后,位列行业第三,很重要一点来自于高管团队的变动。杨伟东接任后,逐步在构建内容高管架构,引进专业化人才,形成自有的自制内容体系,推出了《白夜追凶》《这!就是街舞》《火星情报局》等一系列现象级的自制内容。我们认为优酷土豆在自制内容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必要条件是形成稳定的团队,清晰的战略。

七、自制内容数据分析:腾讯、优酷自制剧流量领先,爱奇艺、芒果TV自制综艺领先

自制内容对于平台越来越重要核心来自于以下几点原因:1.自制内容能够避免竞价产生的成本虚高,提高内容预算使用效率,同时增强自身对于内容把控能力;2.自制内容能够保证独家性,有利于加强自身平台和其他平台差异度,从而提高自身产品对用户的识别度和吸引力;3.自制内容平台享有终身全版权,对于未来变现方式更加多元,更具有吸引力。以猫眼专业版数据来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腾讯和爱奇艺自制剧播放量较爱奇艺有一定优势;自制综艺方面,芒果TV和爱奇艺播放量具备一定优势。从变化趋势来看,进入2018年,剧集播放量占比整体表现出震荡趋势;自制综艺播放量占比有显著提升。

自制口碑比较总体来看,主流视频平台自制内容豆瓣评分差异不大,但自制综艺(区间6-8)评分要略高于自制剧评分(5-7)。具体来看,芒果TV自制综艺口碑有一定优势,优酷凭借2018年《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获得了良好的口碑,2018年自制综艺评分有一定回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选取了骨朵传媒2018年截至6月20日播放量最高的剧集TOP50,统计其豆瓣评分(去除没有豆瓣评分剧目),得出作品口碑和播放量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分账

八、分账模式比较:爱奇艺引领分账模式建立,腾讯、优酷已经跟进

从中长期看,要做好一个付费模式驱动的互联网视频平台,绝不仅仅只需要头部内容,而是需要多样化的内容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喜好。另一方面,随着视频平台效应逐步扩大,用户聚焦效应逐渐增强,其平台内容发行能力也逐渐增强,相应网络剧、网络电影等内容提供方也越来越愿意使用分账模式与视频平台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平台流量,另一方面又保证能够充分分享相关原创内容收入弹性。

对于视频平台,一方面,分账模式可以极大激发优质原创内容方积极性,未来将成为平台发掘有潜力作品、艺人、创作人员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则能够适当降低版权采购模式带来的口碑不及预期风险。当前,分账发行模式仅存在于网络电影和中低成本的网络剧中,未来有望扩大普及范围,成为平台保持内容多样化的重要方式。

1、爱奇艺:率先建立网络剧和网络电影分账体系

爱奇艺与2014年和2016年分别领先行业建立了网络电影和付费网剧分账模式,尝试建立自有的合作内容体系。2018年4月,爱奇艺宣布阶段性将部分独家合作付费网剧内容分成比例从原来50%提升至70%进一步鼓励原创优质内容登录爱奇艺平台。2017年全年,爱奇艺上线77部分账网剧,同比增长156%(2016年30部),预计2018年数量将突破100部大关。从题材来看,排名前三的为悬疑、仙剑奇幻和古装剧。从2017年付费分账网剧表现来看,播放量突破1亿的有12部,其中《花间提壶方大厨》第1,2及合计播放量超过8亿,豆瓣评分8.0,成为口碑和流量双丰收的成功作品。

详细从分账规则来看,爱奇艺以会员有效点击为衡量标准(会员播放超过6分钟的为一个有效点击),将网络剧分为ABCD四档,分别对应不同单价。A/B类剧目可以获得分成70%(一部分),C/D类剧目获得分成50%。爱奇艺分账规则下,高投资回报率剧目频出:以《妖出长安》为例,这部剧的制作成本仅有450万,2016年11月15日在爱奇艺上线,五天点击量破5000万,最终拿到广告分账100多万,点击分账1570万,投资回报超过了340%。

爱奇艺作为“网络电影”概念及商业模式的创造者和领军平台,爱奇艺持续革新网络电影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公开透明度:模式上,爱奇艺建立了中国网络电影市场商业模式和行业规则,并助推其向“制作+营销” 2. 0 时代升级,在最新爱奇艺网络电影分账模式中,不同网络电影分为A\B\C\D\E级别,不同界别对应不同有效点击单价,且内容方可以参与付费&广告分成;数据上,爱奇艺宣布公布真实分账票房、技术防刷严打投机泡沫;内容价值观上,树立网络电影“青春阳光正能量”价值观,倡导不将就、不跟风、不低俗创新思维打造高品质内容。

2、腾讯视频:更青睐参与投资合作模式

腾讯视频基于腾讯泛娱乐布局拥有海量的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同时其对于相关项目倾向于一定比例进行参投,故尝试建立付费网剧分账和网络电影分账体系较晚。2016年,腾讯提出尝试分账网剧,2017年才开始对网剧进行分级,开始按级别对网剧进行分成。从具体分账模式来看,腾讯的分账模式和爱奇艺类似,主要根据会员有效观看次数进行付费,但爱奇艺区别是不同级别单价而腾讯区别在不同级别分账比例。

网络电影角度,腾讯同样有根据级别来定分成比例的方式,和付费网剧分账类似。但爱奇艺和优酷已经先后公布了网络电影分账榜单,腾讯视频暂时还未选择公布。对于从业者来说,分账体系数据公开、透明对于生态是否能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3、优酷:公布网络电影分账榜单,推出付费网剧分成体系

2018年5月,优酷视频推出自有付费网剧分账模式:将剧目分层为S、A、B、C四大级别,且每一等级的定价单价都略高于爱奇艺的相应级别。但是,优酷率先引入了会员观看总时长/剧集总时长的这一个比值维度,而区别于前两家有效观看次数为核心参数,更加强调增加用户粘性。不过,优酷平台对于片商暂无广告分成收益,暂时无法提供开放网剧收益的后台,在后台上线之前,每月的分账收益以账单形式进行。

优酷视频的网络电影分账体系同样基于观看时长,同时分级体系基于有效VV,进行单价定级,2017年11月,优酷宣布公布网络电影票房榜单,迈出了公开、透明的第一步,说明平台对于网络电影形式的重视。

从三大平台分成模式生态建立来看,爱奇艺引领行业建立了网络剧和网络电影机制,腾讯视频和优酷都选择跟上。我们认为,分账模式未来将成为视频平台培养内容生态重要途径之一,平台要建立好分账内容生态,一方面要保持足够重视,一方面要形成公开、透明机制,从而吸引更多优质原创内容方参与。当前,爱奇艺存在一定优势,但仍然需要持续保持良好运营,否则腾讯视频、优酷也可能迎头赶上。

九、泛娱乐生态布局比较:腾讯综合实力更强,阿里更加注重流量聚集效应

互联网视频平台本身是个巨大的用户聚集平台,拥有充足的市场空间。但其发展需要依赖和消耗大量资源,估拥有生态布局对其发展有一定帮助;此外,平台公司一旦成为行业重要玩家,其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也支撑其将业务拓展到泛娱乐方方面面,从而为其长期发展打开空间。

1、腾讯:泛娱乐板块已经成为公司未来核心布局之一

腾讯在泛娱乐领域目前拥有最强的布局:底层拥有微信、QQ两大流量入口平台,汇聚15亿活跃用户;其次拥有腾讯视频、腾讯游戏、腾讯音乐、腾讯动漫等泛娱乐内容分发平台,拥有多种变现渠道;内容端,拥有阅文集团、腾讯影业、企鹅影视等资源产出部门;处置一体化布局拥有奠定了自身一定的生态优势。

腾讯视频是腾讯在泛娱乐领域布局的核心平台,上游有企鹅影视专门为其提供海量自制内容,同时腾讯影业,阅文等生态内公司也有一定资源倾斜,为腾讯视频平台发展资源端带来了极大的协同。同时,腾讯流量优势,也助力腾讯视频平台用户聚集和分发变现能力,从用户画像来看,腾讯视频是当前用户覆盖年龄范围最广的平台。

2、优酷:泛娱乐板块更加侧重流量聚集和变现模式多样化

阿里大文娱2016年下半年形成了“3+X”的业务矩阵:其中3个核心分发平台分别是优土视频平台,UC事业群(UC浏览器+神马搜索)、垂直业务群(APP分发及票务游戏分发平台)。此外,辅助性的X个内容,包括阿里文学、阿里游戏、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网综电视剧等。阿里大文娱布局基于内容越来越成为用户流量入口的逻辑,创意型广告逐步替代硬广的逻辑。由此,阿里大文娱的布局整体上还是基于其本身电商业务的流量分发业务,所以其更注重分发渠道的建设,更加注重流量生态协同。基于阿里对于优酷平台定位,我们预判优酷未来会重点聚焦头部流量内容,以吸引最大流量为出发点,以求内部生态体系最大化协同。

3、爱奇艺:从“苹果树”到“苹果园”战略

相比于腾讯视频依托腾讯,优酷依托于阿里,爱奇艺股东百度在泛娱乐领域布局略显单薄,爱奇艺更加强调独立自身生态打造。2018年5月,爱奇艺CEO龚宇基于原有“苹果树”提出“苹果园”发展模型:即基于在线视频平台,不断上下游横向拓展,打造自有文学、漫画、直播、游戏、商城等生态,从单一业务拓展到具有协同的多元化业务,打造线上迪士尼。

具体从布局来看,除核心影视剧、综艺等内容品类之外,爱奇艺将内容服务拓展到文学、动漫、游戏、直播、商城等相关产品,不断增强自身生态布局,拓展自身用户边界,扩充自身品牌价值。其中,爱奇艺文学作为公司IP孵化器,已经为公司孵化打造出诸多IP;动漫作为二次元用户聚集地,将为公司继续吸引年轻用户群体;游戏、直播业务将持续为公司带来营收贡献;商城业务将为公司带来更加多元化变现方式。从生态对比来看,爱奇艺泛娱乐布局生态在诸多领域刚刚起步,相比于腾讯还略显单薄。但其专业的团队,专注、独立的身位有望为其发展带来更强灵活性。视频平台的竞争是资源,内容制作能力,运营能力综合比拼,爱奇艺补强资源端对自身中长期发展有积极影响。

十、风险因素

自制内容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内容监管政策趋严风险;用户付费习惯培养不及预期风险。

十一、行业评级和投资策略

我们仍然坚持认为,互联网视频行业在中国长期拥有海量空间,中国拥有海量互联网用户,未来付费和广告空间极大,3-5年后,我们预计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将拥有2-3亿付费用户,庞大金矿仍然等待挖掘。目前,三大视频平台当前大量资本开支投入核心是在培养用户对于长视频内容的依赖性,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做大蛋糕。而从三大平台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付费用户规模来看,行业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维持互联网视频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